|
|
|
|
地址:香港上环文咸西街18号盘谷银行大厦G楼T78单位
电话:00852-23329695
传真:00852-28691896 | |
|
|
|
|
|
|
|
|
|
| |
|
广西提醒注意做好第七代稻飞虱的监控工作 |
|
8月下旬末,稻飞虱陆续“回迁”广西自治区,田间稻飞虱虫口密度逐步上升,至9月中旬,已有部分稻区发生较重,个别田块已出现“落窝”现象。随着稻飞虱“回迁”的持续及本地虫源的陆续孵化,部分稻区田间虫口密度将会进一步上升,因此各地需注意做好第七代稻飞虱的监控工作。 1 稻飞虱发生动态 1.1 测灯监测 8月下旬末开始,稻飞虱陆续“回迁”,统计部分县(市、区)9月1日~20日测灯诱虫量为40753头,比上年同期减少9.6%,但比常年增加49.4%。褐飞虱比例占51.1%,上年为26.1%。 1.2 田间发生动态 第六代稻飞虱发生程度为3(5)级,全州等41个县(市、区)9月11~15日在观察区调查,各类型田平均虫口密度为352头/百丛,同比少27.4%。百株卵量一般为300~570粒,高的800~2962粒。9月17~20日各地调查,百丛虫量一般218~955头,高的1043~4035头,桂东北、桂东南及沿海局部较高,达5000~12070头。9月下旬,随着田间卵粒的陆续孵化和成虫“回迁”,部分稻区田间虫口密度继续上升。9月下旬初各地大田普查,部分稻区田间虫口密度较高,以若虫为主。钦北区稻飞虱发生面积已达10万亩,其中大发生面积1万亩,虫口密度百丛一般500~1500头,高的2000~2500头,多隆村委新屋坪村有个别田块高达80000~90000头,已倒伏枯黄;昭平县发生面积已达13.5万亩,占种植面积90%,其中大发生面积占30%左右,褐飞虱比例占90%;全州县发生面积高达38万亩,占种植面积90.5%,其中大发生面积占到30%左右,虫口密度百丛一般1000~2000头,高的3000~5000头,褐飞虱比例占30%,以低龄若虫为主。目前,大部稻区水稻生育期处于孕穗至抽穗期,适宜稻飞虱繁殖为害的阶段。随着田间卵粒的孵化及稻飞虱陆续“回迁”,田间虫口密度将上升,桂东南及沿海的部分稻区暴发几率较高。 2 监控意见 2.1 严密监测,及时发报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回迁的稻飞虱将会对全区迟熟品种造成为害。各地植保技术人员要继续做好监控工作,“十一”假期安排专人负责开测报灯等正常监测调查工作,及时掌握当地发生动态,准确发布病虫信息。 2.2 因地制宜,做好防治指导工作 鉴于各地水稻生育期差异较大,各地要根据当地的虫情、苗情因地制宜制订防治措施。防治药剂宜选用噻嗪酮、吡蚜酮、敌敌畏、叶蝉散等,并注意安全间隔期。
博利康技术部
|
|
|
|
|
|